To build wisdom city

To explore the data value

实干兴商

Doing Business

土耳其增加“关税豁免”吸引电动车投资;中方在WTO表达对美301调查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日媒:欧盟对华加税是自相矛盾之举
来源: | 作者:商务协会 | 发布时间: 291天前 | 137 次浏览 | 分享到:
1.土耳其软化对进口中国汽车的关税规定以吸引投资

土耳其政府《官方公报》5日公布了《关于修改对进口产品征收附加关税的决定》的总统令,规定对投资鼓励政策范围内的汽车进口不征收额外税费,并立即生效。《土耳其新闻网》报道说,根据最新规定,在土耳其投资设厂的汽车厂商将享受投资鼓励政策,无需缴纳此前规定的40%额外关税,而只需缴纳10%的关税。
土耳其这一最新政策是此前一系列针对中国汽车进口关税规定的补充。2023年3月,土耳其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额外征收40%的附加关税,使关税总额提高至50%。2024年6月8日,土耳其又宣布将该政策从电动车扩大到所有中国进口汽车(含汽车配件),关税不足7000美元的则按照7000美元标准收取,从今年7月8日起实施。
据土耳其《自由报》6日报道,由于土耳其与欧盟之间享有关税同盟协议,在土耳其生产的汽车能够出口到欧盟,而无需额外缴纳关税,这对中国车企投资当地是一个利好消息。不过,也有媒体担忧不断出台的关税政策是否会导致中国车企放弃土耳其市场。土耳其TRT电视台分析称,尽管中国汽车在当地市场占比持续增加,但就全球市场而言,土耳其市场并非不可或缺。(来源:环球时报)

2.中方在WTO表达对美301调查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记者从权威信源处获悉,在近期举办的世贸组织(WTO)货物贸易理事会例会上,共审查了42项具体贸易关切,其中6项是首次提出的,在新提出的贸易关切中,中方对目前美方对中国部分商品征收新301条款关税和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进行新的301调查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同时,对于土耳其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燃油及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的决定,中方也表示,这些措施严重违反了WTO的多项规定。(来源:第一财经)


 3.日媒述评:欧盟对华加税是自相矛盾之举

参考消息网7月8日报道 据日本《每日新闻》7月6日报道,5日,欧盟针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的临时额外关税正式生效,最高税率达到37.6%。但此举究竟能够给中国施加多大压力还充满不确定性。反倒是欧盟开始担心中国采取报复措施,也有人担心加征关税将迟滞欧盟域内电动汽车普及且妨碍气候变化对策的实施。
此次加征关税其实也是在给欧美制造商“挖坑”,因为欧美车企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同样被纳入了征收额外关税的范畴。
欧洲运输与环境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欧洲售出的电动汽车中约20%为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其中六成都是由欧美车企生产,在上海市建有工厂的美国特斯拉占比最大,法国雷诺和德国宝马紧随其后。
此外,行驶途中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电动汽车被认为对遏制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关税势必将推高零售价格,可能会延缓电动汽车的普及。
欧盟委员会一方面承认脱碳的重要性,一方面又以“脱碳不能基于牺牲欧盟产业”为自己辩护。
欧盟已经提出在203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的基础上削减55%,想要如期完成目标并非易事。
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克里斯·艾利特认为,欧洲企业要想制造出廉价的电动汽车还需要一些时间,(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意味着牺牲了那些想要坐上廉价电动汽车的欧洲消费者。此外,他还提到了此举对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产生的负面影响。无视这些担忧强行开征关税一事表明“欧盟已经将优先政策从脱碳转向了保护域内产业和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上”。
中国对欧盟的决定表达了强烈不满,称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之所以价格低廉得益于技术创新,否认存在过度补贴。
虽然欧美批评中国“过度补贴”,但就实际情况而言也有不甚清晰的地方。对在华日企团体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只有极少数的日系车企表示,与中国企业相比“在补贴方面遭遇区别对待”。
即便欧洲内部也有主张在加大对华施压方面应该慎重行事的意见,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的汽车巨头们尤其对追加关税一事态度消极,此前还一直呼吁欧盟方面下调税率。(来源:参考消息)